close

保險、儲蓄險,賺錢虧錢~誰的問題?我都覺得保險公司都像合法資金盤
轉自:經濟日報

儲蓄險.jpg

 

台美利差持續擴大,壽險業2018年全年匯兌損失2,309億元,為史上新高,主因為業者避險成本一年高達4,840億元,讓保險業去年整體獲利下滑至991億元,為近五年新低。

 

受到匯損及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影響,保險業淨值(業主權益)也驟減。金管會統計,保險業淨值去年12月底為1兆2,071億元,較前年大減2,735億元,減幅18.5%。

 

保險局公布去年壽險業因資本市場變動與匯損,12月單月稅前虧損245億元,使得整體獲利從11月的1,087億元下滑至842億元;12月單月匯損301億元,亦創下去年單月最高匯損數字,全年匯損2,309億元。

 

*** ***

 

過去保險業在未大量開放海外資金之前,投資的多數是國內的政府公債、重大建設、房地產(炒房炒地的原兇)。以這樣的前提來說,資金穩定,收入穩定。保險業務員推銷的時候自信滿滿!胸口中還有一道社會責任。

 

時至今日,已不復在,放遠望去,今日海外投資的門檻大開、利差帶來的儲蓄險效應(吸收短年期資金,放大投資部倍,稀釋過往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利差損)。正因為台灣長期利率持續走低,且持續維持在低利率的時代。導致高額的利差損。

 

長此以往,大賣儲蓄險變成了壽險業者近年來面對利差損的「止痛藥」,但瑪斯曾經說過「止痛藥絕非特效藥」,總會有藥效退掉的一天。長久之計還是得好好調養身體。

 

面對儲蓄險你應該醒來的論點

業務員:這個儲蓄險很好!看上去的報酬應該會有3%

客戶:3%是確定的嗎?

業務員:保險公司都是照著解約金表的啊!算一下就知道了

客戶:我要安全、安穩就好了!

業務員:OK的啦!保險公司都是合約制的!一定沒問題

 

以上是儲蓄險常見的推銷過程。

 

記得之前我在跟另一位理財規劃顧問聊天的時候就討論到,儲蓄險其實一點也不保證,你所相信的只是業務員的「信仰」。啊!你問我這句話什麼意思?

 

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,既然保險公司能夠在保單上設計出2~4%的回饋,用膝蓋想都知道要用你的錢再拿去投資更高的收益,才能提供你2~4%的報酬。沒有人會做虧本生意的!保險業本身就是買空賣空的事業。唯一的風險就是要承受每個人的風險。那明明保險業的投資也不確定!為什麼你相信你手上的保單是保證收益呢?

 

因為業務員比你更相信保險公司的穩定性

因為業務員比你更相信保險公司的獲利性

因為業務員比你更相信保險公司的一切一切

理財不是只買金融商品 有目標才有未來

如果只做一件事就會變富有

 

那一定是理財規劃

 

許多時候,身為被動方,金融商品常常是受到推銷的情況下,被動購買的行為,而會讓你持續被推銷的原因只有二個:軟弱的耳根&對報酬的過高期待。

 

而理財的「規劃」這件事,就像一趟旅行談的很清楚明白,試想你的第一趟旅行,不論是國內或國外,你會做多少的準備?人生如果是一趟旅行,你更該重視你的時間以及金錢。

 

瑪的結論

台灣正經歷一段金融服務的變革,就像早期台灣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,再到今日的服務業!然而任何轉變只要方向正確,我們都應該更勇往而前,就如同理財規劃顧問這個行業一樣,我們努力讓人們相信,絕對有人願意提供對稱的資訊、站在客戶的立場、最大化你的利益。只因為有正確的對價!那才是金融業的長久之計。
源自: 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7/3786695

定存轉儲蓄險.jpg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的業務員,很不想擋人家財路,不過大家知道儲蓄險的"傭金"是多少嗎?自己可以網路GOOGLE一下就知道了。這邊就不多加說明。


最近我也是對於資金也有需求,結果現在銀行拿自己的保險拿來質借,竟然都是要5-6%高利息~~後來想一想當初10年所繳的儲蓄險保費,拿去買房子股票,真的不知道翻了幾倍了真的該像我爸一樣,賺到的錢就是買房子來出租,用錢去滾錢,一個人賺錢(公務員)含自己養總共六個人,還是可以累積四棟透天,真的蠻佩服這塊,有空再分享一下如何可以累積成這些資產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芭樂 松 的頭像
    芭樂 松

    芭樂松的部落格

    芭樂 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